蘇州將立法保護濕地資源 市人大熱議調研報告
吳江樓市網 發(fā)布時間:2009-08-14 來源:揚子晚報 點擊數(shù):1319
1公頃濕地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每年創(chuàng)造的價值高達1.4萬美元,是熱帶雨林的7倍、農田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160倍。承載生態(tài)、經濟重要功能的濕地,卻屢遭破壞和不合理開發(fā)利用,面積急劇萎縮,自然特性和生態(tài)價值不斷喪失。昨天召開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19次主任會議上,一份《蘇州市濕地保護立法調研報告》呼吁盡快從立法角度研究蘇州濕地資源保護問題,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。
該調研報告是市人大常委會農經工委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形成的。報告對濕地的功能和當前我市濕地保護現(xiàn)狀作了詳細調查。
濕地被譽為“地球之腎”、“天然物種庫”,是價值最高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它與森林、海洋并稱全球“三大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”。根據(jù)國際《濕地公約》的定義,濕地包括了沼澤、泥炭地、濕草甸、湖泊、河流、滯蓄洪區(qū)、河口三角洲、灘涂、水庫、池塘、水稻田以及低潮時水深淺于6米的水域地帶等。
蘇州濕地資源十分豐富,境內擁有湖泊323個,總面積320萬畝,其中太湖面積252.8萬畝,列入江蘇省濕地保護名錄的湖泊有94個,占全省總數(shù)的57%。但是,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,由于認識上的局限性,以及對經濟利益的追逐,致使當前我市濕地的保護與開發(fā)利用現(xiàn)狀不容樂觀。
這些問題主要表現(xiàn)在:“向水面要土地”現(xiàn)象時有發(fā)生,資料顯示,1986年至2003年的18年間,全市水域面積減少了136.7平方公里,相當于一年減少一個金雞湖;工業(yè)化、城市化消耗了大量農田,水稻種植面積2003年以后平均以每年7萬畝的速度遞減;一些濕地公園建設存在明顯的商業(yè)化傾向,重開發(fā)、輕保護修復;污染日趨加劇,濕地環(huán)境質量下降,造成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;圍湖造田、占用湖濱濕地等歷史遺留問題有待解決,等等。“蘇州應該將濕地保護納入法制化軌道,在地方立法上率先突破,多出經驗”,“濕地保護是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,從我市看,涉及規(guī)劃、土地、水資源保護、河道和航道管理、漁業(yè)管理、風景名勝區(qū)管理等部門,必須精心準備,創(chuàng)造良好的立法基礎和氛圍”,“一些部門都涉及濕地保護內容,但都不能從整體上行使?jié)竦乇Wo和管理的職能,急需有一個部門依法從整體上擔當職責”……圍繞濕地保護立法,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室內討論氣氛熱烈。
最終,大家達成一致意見,雖然目前蘇州濕地保護的立法成熟度稍顯欠缺,但必須認真做好前期調研和各項銜接工作,一旦時機成熟,應馬上列入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。 |
吳江房產網為您提供吳江房產信息和吳江二手房信息!了解更多吳江樓市請到m.hjcq3.cn

吳江二手房,租房,掃以上↑微信二維碼關注

更多吳江樓市資訊,請掃以上↑微信二維碼關注